把云冈石窟装入“集装箱”?芒果TV微纪录片《这十年》刁常宇带你深入了解文物数字化保护

来源:新纪录片人气:1更新:2022-09-27 12:15:33

红网时刻新闻9月27日讯(通讯员 王平)由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特别指导,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特别支持,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精神文明办、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芒果TV打造的微纪录片《这十年》正在热播。今日播出第二十六集《当国宝遇见数字化》,走近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看他所在的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在文物数字化领域的探索,如何将千古不可移动的文物,通过高科技自如“行走天下”。

从敦煌开始的探索

说起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在文物数字化领域的探索,还要从20世纪90年代讲起。1997年7月,浙江大学潘云鹤校长首次访问敦煌莫高窟,与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共同启动了敦煌壁画数字化采集与修复的研究工作,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联合研究团队,高保真采集敦煌壁画。一次偶然的数据采集工作中,壁画上精美的菩萨像深深地吸引了刁常宇,如何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的瑰宝,将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文物背后的故事流传到千年后的今天,刁常宇希望能和时间赛跑,将更多的文物信息保留在“文物方舟”上,成立10年来,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文物复制和展示,让不可移动的文物“走近”大众。其中,云冈石窟第12窟是团队与云冈研究院合作制作的世界上首个可移动的3D打印石窟。

云冈石窟第12窟俗称“音乐窟”,洞窟前室北壁上方的天宫伎乐飞天手持各种民族乐器,生动反映了北魏宫廷乐队演出时的风貌,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这次复制历时3年多完成,不仅是世界上首例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原比例复制工作,也是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其三维重建误差小于2毫米,触及领域“天花板”,并且采用110块积木式组装,拉运自如可行遍天下,迈出云冈石窟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数字化归档能为未来探索提供可靠资源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目前已在全国22个省区市完成140余项文物数字化考古级别建档工作,为相关文物建立个性化档案。尽管文物数字化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完成了对全部重要文物的数字化记录。现存文物正陷入人为破坏、自然破坏等威胁中,考古发掘过程潜在的文化遗址信息丢失问题也常常发生。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考古发掘过程可以不受这种影响。只要我们保留好文物的高清三维模型,那么500年后的人们还可以看到现在中国文物的样子。说到正在构建的文物虚拟修复的网络共享协同操作平台,刁常宇表示他愿意把这个方向当作一生的追求,在文化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做好一个小小的摆渡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文化、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活起来。

下一期节目将讲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之下,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逐步完善,开启电能替代绿色之旅,更多精彩,记得持续锁定微纪录片《这十年》。

这十年 刁常宇 文物 云冈石窟 考古 

相关资讯

RSS - 百度 - 谷歌 - 必应 - 搜狗 - 奇虎 - 神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Copyright © 2008-2018 新纪录片